手机:136 6516 7665
电话:0510-85035006
邮箱:cktts@cktts.com
地址:无锡市惠山区惠山大道1719-3号
(堰桥) 生命科技园D区D3楼
金属镀层与涂层共性检测包括外观、厚度、硬度、残余应力、界面结合力、孔隙度测量和显微组织观察等,特性分析包括耐磨、耐蚀、耐高温、抗氧化、导电性检测等。
产品说明
金属镀层与涂层共性检测包括外观、厚度、硬度、残余应力、界面结合力、孔隙度测量和显微组织观察等,特性分析包括耐磨、耐蚀、耐高温、抗氧化、导电性检测等。
残余应力的测量
通常在薄膜/涂层制备过程中,基体要加热到一定温度,冷却下来时,因基体材料和涂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一样,而在涂层中存在着残余应力。当涂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小于基体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时,涂层中存在着压应力,相反则存在着拉应力。在拉应力作用下,涂层中易产生裂纹。无论是拉应力还是压应力,都会在涂层/基体界面间产生剪切应力,当剪切应力大到能克服涂层与基体界面间结合力时,涂层就会沿着界面从基体上剥落下来。 因热膨胀系数差异而导致涂层中的残余应力为宏观应力,不仅取决于热膨胀系数差异的大小,而且取决于薄膜/涂层制备时,基体温度的高低。除了宏观热应力外,涂层中还会存在微观局部应力,局部应力往往由于相变、变形不均、涂层中的缺陷等因素引起的。
涂层结合强度的测量
涂层的结合强度是指涂层与基体结合力的大小,即单位面积涂层从基体上剥落下来所需要的力。涂层结合强度是衡量涂层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,若结合强度低,涂层容易从基体上剥落,严重影响涂层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。
测量涂层结合强度的方法很多,但可分为两大类,一类为定性检验,如弯曲试验、冲击试验、杯突试验等,另一类为定量检验,如划痕试验、抗拉试验、压缩试验等。
弯曲试验
弯曲试验通常为三点弯曲试验,其做法是将涂层试样置于一定距离的两个支点上,涂层面向支点,将一定曲率半径的压头作用于基体材料的中点,在一作用力下,试样发生弯曲,随着力的不断增大,涂层会开裂,直至从基体上剥离,弯曲角的大小说明涂层结合强度的大小。
杯突试验
类似于弯曲试验,杯突试验同样可以用来观察涂层变形后涂层开裂或剥离情况,间接衡量涂层结合强度,杯突试验是将涂层样品放置杯突实验机上,钢球直径为20mm,杯口直径为27.5mm,以10mm/min的速度由试样背面/基体面将钢球向有涂层方向压入,压入深度因基体和涂层不同而异,一般为7mm,观察突出变形部分涂层的开裂情况,若涂层无剥落现象,说明涂层结合强度高。
划痕试验
划痕试验是将一具有很小曲率半径,圆锥形端头硬质材料针置于薄膜表面,施加一法向力使针沿涂层表面刻划,逐步增加测量针的法向载荷,并重复进行刻划,恰好能使涂层与基片发生剥离的载荷来衡量涂层与基体间结合强度,该载荷被称之为涂层剥离的临界载荷。
拉伸测量法
拉伸测量法是使用粘结剂把棒状、板状或带状零件粘附在涂层表面,通过测量使涂层从基片上剥离所需力的大小,求得涂层的结合强度。
剪切测量法
剪切测量法能较好地模拟涂层实际应用条件,在摩擦学领域有较广的应用。将一块金属板粘结在涂层表面并在施加垂直载荷的条件下,切向单拉金属板,将涂层由基片上剥离所需的力除以粘结面积可求得剪切应力值。
附着力测试
金属镀层与涂层附着力测试方法一般为百格测试法。将3M胶纸粘贴在刀切100格(每小格为1MM*1MM)的电镀层表面,用橡皮擦在其上面来回磨擦,使其完全密贴后,以45度方向迅速撕开,镀层需无脱落现象。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,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;, b4 \4
a) 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。
' y; r6 V- N9 tb) 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。( z7 k2 N8 u7 D" ^+ a4 E
d) 不可有起泡之现象.